洋企并购本土品牌的“司马昭之心”

分类:印度商标新闻 | 发布:admin | 查看: | 发表时间:2011-12-7

近年来,外国企业并购本土品牌事件逐渐增多,有人认为这是本土品牌的发展机会,但也有人看成是“群狼”来袭。究竟是福还是祸?一幕幕并购事件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可乐侠田新利希望:大家能够冷静的看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便为本土品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洋企并购本土品牌的“司马昭之心”

品牌立国。在当代,品牌是国家形象和实力的象征。在一定意义上讲,外企并购中国品牌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企业之争,而是代表了所在国家的利益。具体来讲,外企并购中国品牌主要有以下五种动机:

一、打开一条顺利进入中国市场的安全通道。降低或避免“水土不服”症状,而且减少了大量的尝试成本,可以安全、稳步的进入中国市场。

二、利用中国企业的各种资源。如中国企业在国内的销售渠道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完备得生产线等,乘并购之机刚好得到了弥补。

三、明购暗杀铲除竞争对手。先通过官方性质的并购,之后慢慢的进行限制发展以至于推出市场。无形中给自己的发展减少了竞争对手,甚至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四、垄断产业链获取主动权和高额利润。有些并购时为了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一定性质的垄断地位,获取主动权和最终的高额利润。

五、扩张版图的全球化战略需要。一些国际大品牌不断的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版图,最终实现全球化的战略意图。

影响外企跨国并购的“三大因素”:

洋品牌并购本土品牌能否取得成功,从本土品牌的角度出发,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品牌价值、政府态度、消费者意识。

品牌价值。这是任何一件并购事件的前提。洋品牌看重的一定是本土品牌的利用价值大小(参考上述的五条动机)。怎样的品牌才能引起洋企业的关注?简单的讲,就是要“根正苗红”。要产品过硬,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要在某一区域或整个中国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要有完善的销售渠道;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要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只要本土品牌具有以上综合性的特征,就很可能被国外大企业“瞄准”了。

政府态度。跨国并购不单纯是企业之间的事,需要商务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批才能生效。在每一件并购案中,政府的态度十分关键。尤其是外企给出诱人的条件时,本土企业甚至是国家相关部门不见得能够抵制住诱惑,而是要冷静的做出判断。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反垄断法进行取证时,应尽量获取对本土企业有利的信息及指标。在并购的关键环节,国家相关部门的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报道称,一些地方政府在外企的重金诱惑下,乐意放行,甚至有些还有意促成并购事件的成功。这些值得我们所谓的相关部门重视起来,保护好本土优秀的品牌。在这方面,韩国政府早些年就已经开始成立专门机构,向“跨国并购”宣战,值得我们学习。

消费者意识。在跨国并购案中,似乎和消费者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拿韩国汽车工业为例,由于韩国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扶持,韩国汽车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至少在韩国国内如此。逐渐韩国人对自己的汽车兴趣增大,反而对欧美车的需求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想通过并购来实现垄断或半垄断韩国汽车的愿望就很难成为现实。因为在韩国消费者心理,正宗的韩国车才是正确的选择。再加之,韩国人本来就有较强的民族意识,等于给外资并购又多了一道人为的屏障。然而,中国人对国货不是很自信,而存在崇洋心态,这无形为外资并购本土企业增加了自信。客观上,消费者的民族意识,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培养与进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里,可乐侠田新利由衷的希望本土品牌应更加努力,请给我们消费者一些信心吧,这样才能利己利人。

 

标签:商标新闻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印度商标注册&印度商标查询 http://www.inshangbiao.com/
本文链接:http://www.inshangbiao.com/news/n017.html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